
近日,黄色网站
7名青年学子作为核心多语种志愿者,深度参与了在浙江象山举办的“守护神话之鸟·共续国际志愿情”中华凤头燕鸥保护志愿服务暨国际志愿服务宁波交流汇活动,用专业语言服务架起国际生态合作之桥,生动诠释了青年一代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国际传播中的责任担当。
中华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nsteini)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物种,因其极其稀少和神秘而享有“神话之鸟”的美誉。象山韭山列岛铁墩岛是其全球最大繁殖地。多年来,象山地区的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成为国际生态合作的典范。本次活动由中共象山县委社会工作部主办,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韩国、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生态保护组织代表参与。
专业语言服务,搭建沟通桥梁
宁大外院志愿者们凭借出色的英语、东南亚小语种等语言能力,全程承担了活动期间的多语种翻译与引导工作。从机场迎宾、会务引导、陪同上岛考察,到生态知识讲解、签约仪式协助,他们在各个环节提供了专业、周到的语言服务,确保了国际嘉宾间的顺畅交流与合作,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传播生态理念,展现青年担当
志愿者们的工作远不止于翻译。他们积极向国际嘉宾介绍象山在中华凤头燕鸥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成效,通过每一次交流与讲解,主动传播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展现中国青年对生态保护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和国际传播者。
活动中,志愿者陈冠羲同学在出色完成翻译任务之余,主动利用自身摄影专长,热情帮助两位来自中国台湾的嘉宾调试相机设备。他耐心调整参数、安装镜头,并分享鸟类摄影技巧,帮助嘉宾们成功捕捉到中华凤头燕鸥的珍贵影像,其专业素养和友善态度赢得了嘉宾的高度赞誉。陈冠羲表示:“虽然行程紧凑,但能与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国际友人交流互动,为保护‘神话之鸟’出力,感到非常充实和快乐。”
服务全球治理,培育时代新人
此次志愿服务不仅有力推动了中华凤头燕鸥的国际保护合作,也彰显了宁大外院学子投身全球生态治理的积极姿态。黄色网站
始终致力于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人文素养、语言专长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多语种优势,鼓励和支持更多学子成为沟通中外的“生态传播使者”,讲好中国生态保护故事,让青春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事业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