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经评审,拟认定5999门课程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课程1000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500门,线下课程184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206门,社会实践课程451门。黄色网站
贺莺教授主持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网络新闻编译》入选。此次认定,是对黄色网站
课程建设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黄色网站
在新文科建设与教学改革领域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我校此次共有15门课程入选拟认定名单,整体成绩位居我省高校前列。其中包括《现场流行病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线上一流课程5门,《重大件货物江海联运安全处置虚拟仿真实验》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文学概论》《教育社会学》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7门,《发展心理学》等线下一流课程2门。
《网络新闻编译》是一门跨英语、翻译、新闻传播三个专业的“新文科”特色课程。由贺莺教授主讲,核心成员包括黄大网副教授、吴燕京教授、辛红娟教授、张旭老师(西安外国语大学)等。课程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战略要求,响应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高阶思维转向,重在培养熟悉网媒传播手段,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能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新需求、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国际新闻翻译人才。
该课程融合翻译学与新闻传播学经典理论,重构价值取向、反思驱动的学习内容;创设“数智赋能”的启思学习环境;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多元反馈”的启思型教学流程;基于媒体合作,开展“思维导向”的5P表现性评价,较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复杂新闻编译问题的能力,在引领学生塑造“新闻价值观”“新闻编译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广示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该课程先后获评浙江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被环球网推荐为新闻编译项目实习生学习资料,配套教材2024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获批浙江省“十四五”新文科重点教材。
近年来,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系统推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3年余玲丽副教授团队主讲的《阅读与写作3》(屠国元、励哲蔚、林渭芳)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面向未来,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构建高质量一流本科课程体系为抓手,充分发挥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教育强国新征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展现宁大外院的担当与作为。